刘杰|为京剧艺术执着奉献的人——北京亮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瑛瑛

2022-10-25 08:31来源:京剧艺术网阅读量:4305


 
        在北京繁华闹市区,前门大街以东,鲜鱼口儿街里,有一家百年老戏园子——天乐园。
        在天乐园这座二层小楼中,驻扎着一家在国内外很有名气的北京亮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。在这家公司里,CEO是一位气质高雅、身材高挑的美女马瑛瑛。
        这位80后,虽然既不是门里出身,又名不见经传,可是如今已经把天乐园戏楼,办成了全国乃至全球首家京剧体验馆。
        亮相是梨园界的行话,指的是戏曲演员从幕后登上舞台后,面向观众的一瞬间,摆出的一副造型,或英武,或儒雅,或萌萌可爱,或威严肃整。每有大武生或刀马旦亮相时,台下总是发出赞叹之声;每有名角儿和戏迷喜爱的演员一露脸儿,观众席上一准是掌声不停带叫好。亮相,对于演员来说,预示着开门红;对观众来讲,先有了一份观看的好心情。
        不喜欢,不接触戏,看电视节目时,一遇戏曲,立马儿调台,这是谁?
        有一副好嗓子,歌唱得挺棒,《烛光里的妈妈》被人称为专业水平,但不唱戏。出了歌曲专辑,有人听了之后说:“这副嗓子,唱大青衣肯定好。”但人家没这想法,这又是哪一位?
        这就是之前的马瑛瑛。
        之后的马瑛瑛,来到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,任编导兼主持人。这位十分敬业的姑娘马上“变脸”,为每个节目都做足了功课,钻书堆,访内行,对戏曲知识进行恶补,与演员、票友、戏迷广交朋友,聊天中全是京剧、昆曲及其他剧种,以致唱歌也基本丢下了。
        有内行称她为一点就透,悟性极高的她,很快就适应了工作需要:奔波在戏曲院团、排练场、剧场之间;京、津、沪、汉这些戏曲重地要跑,二、三线城市也不落下;录影、采访、编辑、配音,戏曲频道不断地播出她的心血之作。不难想象,她在这块园地上的稳扎稳打,必将大有作为。
        出人意料的是2015年,“不安分”的马瑛瑛,放弃了央视戏曲频道资深导演与主持人的位置,竟然“拳打脚踢”地创办了北京亮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。
        走出这一步,原因是她在剧场中看到的观众,多数是白发苍苍,有的还是家人搀扶或坐轮椅入场,而年轻人却很寥寥。再多次去采访中,她也获悉,黑发青少年对戏曲知识了解的很少,一句“看不懂,听不明白,”就放弃了与戏曲的亲密接触。而马瑛瑛自己的经历是“不入园林,怎知春色如许,”正是大量地接触了戏曲,才知道了她的悠久历史,才了解到她的博大精深,才逐步喜爱上她,从而也才体验到弘扬民族戏曲艺术的刻不容缓。马瑛瑛决定在娃娃中间,在青少年中间普及戏曲常识。从起源的ABC抓起,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法,如模特儿表演、街舞、说唱等形式,将京剧、昆曲为代表的戏曲元素融入其中,在参加国内和一些国际文化活动的表演中,受到了青年人的点赞,认为这种融合很自然贴切,契合当代审美观念。
        马瑛瑛的初步亮相,获得了“碰头好”,她决心再迈开一大步,便于2019年将亮相文化传媒公司,入驻百年戏楼天乐园,创建全球首家京剧体验馆。
        在这里,毛泽东同志于1951年题词“百花齐放,推陈出新”。马瑛瑛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迪。老戏迷闭着眼睛,打着拍子,摇头晃脑地“听戏”的场景已是过去时,年轻一代怎样进入京剧的大门?也要从“百花齐放,推陈出新”上下些功夫。于是,她召集了戏曲演员、戏曲院校学员、有作为的编导和戏曲爱好者、资深票友,群策群力,利用这古色古香的舞台,推出了一台涵盖京剧唱做念打舞、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并融入现代时尚文化的演出,整个80分钟左右的五彩缤纷、活色生香的精彩演示,可谓十分成功。
        演出中,当红的青年京剧演员谭正岩率先登场,持青龙偃月刀,以表演关公开台;接着是《霸王别姬》片段的舞剑;丑角儿演员串场时插进对戏曲常识的推介,与小朋友进行互动;《火判》中判官的表演,吐火绝活儿,身后绑上的屁股膀子,扭动的身躯、拙朴之美的造型,均在青少年观众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一些六旬上下的戏迷,看了以后,也觉得很新颖别致,很适合对青年人戏曲入门儿的普及。这台节目作为驻场演出,在天乐园迎接各地游人。
        另一台名为《亮相》的时尚京剧,在天桥演艺中心演出,也引来了众多的青年观众。这台戏以一个戏班的变迁,将京剧人的执着、戏比天大的情操,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表现出来,体现了陈中有新、又推陈出新的思路,收获了多次的掌声。谢幕时场面十分热烈。亮相公司CEO马瑛瑛在欢呼声中登台,她讲述了公司的初心、诚心、走心,感知到青年观众的理解与喜爱,表示愿将这样的尝试继续发展下去扩大影响。
        谭派名剧《定军山》又名《一战成功》,马瑛瑛《亮相》一剧成功的喜悦,没有阻挡她的思路,她把心思用在了天乐园舞台观众席之外的地方。
       这是一片宽敞的地方。初期展示着天乐园百年兴衰史,京剧200年的发展史。图片、文字、剧照、行头等,诉说着曾经的辉煌。要扩大受众面儿,只有演出和展览还不行,必须要让台上台下动起来,静物火起来。
      于是,马瑛瑛把目光锁定在孩子身上。她在央视采访旦角演员时,不少人说是看到台上演员的头饰花花绿绿、银光闪闪,服饰漂亮,才喜欢上戏曲的。武生演员也谈到,儿时喜欢台上的孙大圣那猴脸儿,那金箍棒,现在的孩子也有此爱好。从娃娃抓起,不管孩子大了是否学习戏曲,先让娃娃喜欢上,而且还必然带来家长参与进来。所以,京剧体验馆一开张就热闹了:演员给孩子画猴脸、大花脸、小花脸的脸谱,穿上行头。带上髯口、盔头、头饰,一个个生旦净丑的小娃娃乐得不可开交,家长们忙着照相。临走了,孩子还不让把脸谱洗去。
     再来体验的,就是简单的表演:山膀、云手、台步,演员带着一走,娃娃们像不像也三分样。初步的唱念,再让孩子们兴趣又上一级,家长们就开始录视频啦。这样的体验在“小白”们身上,引发了对戏曲表演的浓厚兴趣。一到双休日,就拉着家长来体验一把。
      在此基础上,以寒暑假为契机,亮相少年京剧团组成了。一批铁杆儿的小家伙儿来学习比较系统的唱做念舞:《卖水》、《三家店》、《铡美案》、《红灯记》等片段,让孩子们对京剧表演的美,又加深了一大步。结业演出时,孩子乐,家长乐,隔辈人看了更乐。这个体验馆使不少男娃女娃成了小戏迷,既丰富了孩子的文化生活,又带给了他们在小朋友中间的炫耀资本,潜台词是,你会弹钢琴,我还会京剧呢!
       体验馆还来了不少“歪果仁”,他们把京剧称作北京“OPLA”,看了西方歌剧演员与中国京剧旦角同时对唱,也张大了嘴巴;看到五颜六色的油彩往脸上画的脸谱儿,也异常喜欢。一批外国驻中国大使的夫人,结伴来体验京剧,自然对精绣而制的行头爱不释手。“歪果仁”之间的传播,又让京剧体验馆的名声上一新台阶。既然被称为北京歌剧,马瑛瑛就组织了亮相文化演出团,到了西方歌剧的故乡,到了洋文化浓郁的国家去演出。同样颇受欢迎。
       全球首家京剧体验馆,之所以冠以全球二字,是因为京剧是中国独一份的艺术,别无其它国家的份儿。中国在外国开办了一批孔子学院,中国的国粹京剧也要通过多种途径向国外传播。在天乐园百年戏楼开办的京剧体验馆,比起戏曲进校园等活动更形象、更吸引人。
       一家成立二十来年的北京京昆研习社票房的中老年票友,到这里体验了一下,很是喜爱,也想把精心排练的一场京剧折子戏,在这个古色古香的舞台上演出,又苦于交不出租场费。马瑛瑛看到票友们一片对京剧的赤诚之心,免去了租场费。她也体验了《嫦娥奔月》等戏码儿演出的不易和演出之精彩。
        谢幕时她登台热情祝贺,称道多多。她说,没想到票友们演得这么棒,这出戏在舞台上已经多年不见了,竟然被票友们挖掘出来,搬上舞台了。
这出梅派戏是梅大师创排的,而梅先生1917年曾在这里,驻场演出长达四年之久。
      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考察首都文化产业时,曾对京剧体验馆给予肯定和表扬,希望其继续发扬光大。北京晚报、中国京剧艺术网等多家媒体,发文介绍这家别有韵味的体验馆。如果不是疫情影响,会有更多人来此体验,也会有更多的特色演出与活动。相信在疫情结束后,马瑛瑛的一系列举措,将发挥出更好的效益。
     马瑛瑛已经化过几次京剧旦角儿的妆,很漂亮。她很可能在某一天,会在实践新举措的同时,在老戏楼舞台上也粉墨登场,给大家唱一段儿,演一出。我期盼着。
作者:刘杰
标签: 京剧 刘杰